会员注册 会员登陆
用户名
密 码
记注密码   忘记密码?
欢迎您访问激光与红外网! Welcome to LASER & INFRARED!
  明星企业
 
  支持单位
  展会专题
·第三届地球与太空:从红外...
·第二十六届全国激光学术会...
·投稿注册均已开通,Advanc...
·张翔院士领衔,中国光学十...
·领跑2024 这场先进激光技术...
·2024中国光学十大进展高峰...
·第二届先进成像与信息处理...
·第三届生物医学光子学交叉...
·定档8月,第十五届国际信息...
  业界访谈
·突破超分辨显微成像的探索...
·只有一个福晶科技!
·姚建华:追“光”36年,只...
·消失的研究员 | 神光人专栏...
·俞丹英:兜兜转转终进光学...
·解开阿秒时间抖动之谜
·无论是10年还是15年,追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宇翱教...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一项...
·上海市政协代表团调研航空...
·一束“光”的新春奋斗:走...
  技术动态    
机器人、绳网、激光……如何有效回收太空垃圾
作者:cmh        来源:科学网——中新网 
日期:2019-01-27    阅读次数:1050
副标题:

        中新网1月26日电 据外媒报道,太空垃圾会破坏卫星、飞船等航天器。据欧洲空间局(ESA)的数据,目前,近地轨道上共运行1500多枚人造卫星。且随着卫星制造成本的不断降低,今后还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造卫星升空,一同增长的还有相撞的风险。  
         退役的人造卫星, 若没能坠入大气层烧毁,就会成为长期环绕地球飞行的太空垃圾。 如果两枚航天器不幸发生了碰撞,则还会产生大量的碎片,造成更多的垃圾。此外,太空垃圾的来源还包括运载火箭的残骸、宇航员进行舱外作业时不慎丢失的工具等。专家估计,目前,地球轨道上直径超过1厘米的太空垃圾数量,已经超过75万件。   
        资料图(图略):当地时间2017年5月23日,国际空间站,美国宇航员Jack Fischer和Peggy Whitson走出国际空间站,通过紧急太空行走修复国际空间站的外部备用电脑(MDM),这台电脑是控制国际空间站重要系统的两台电脑之一。   
        恶性循环   
        2009年,美国的通信卫星“铱星33号”与退役的俄军事卫星“宇宙2251号”在近地轨道上相撞,产生了大量的碎片。这些碎片之间还继续相互撞击,由此产生了更多、更细小的碎片,形成级联效应。   
        航天专家将这种恶性循环称为“凯斯勒现象”(Kessler Syndrome):太空垃圾相互碰撞,不断产生更多的垃圾,最终会导致环绕地球的轨道被大量的太空垃圾所占据,人类将因此无法继续安全地发射新的航天器。   
        并非所有的太空垃圾都能在地球轨道上飞行成百上千年。近地轨道上的太空垃圾,会因为大气层外圈的微弱阻力,逐渐降低速度、高度,最终坠入大气层。通常,它们都会在这一过程中完全烧毁,就像流星一样。欧空局的专家估计,每年能够抵达地面的太空碎片只有40枚左右,因此这一危害相对而言十分微小。   
        即便是极其微小的太空垃圾,也会因巨大的相对速度造成严重的破坏。它们会向子弹一样击穿卫星、空间站等昂贵的航天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危及宇航员的人身安全。   
        如何回收?   
        对于依旧飞行在轨道上的垃圾,科学家则仍然在寻找对策。目前,航天大国都已经意识到绝对不能再任由太空垃圾增长下去。毕竟,大型卫星、宇宙飞船、太空望远镜都是动辄上亿的金贵货。   
        当然,初步的计划以及构想还是有的。一些学者提出,可以通过机器人、绳网、电磁线缆、激光等手段对付太空垃圾。欧空局就计划研发一种轨道清理卫星,携带绳网、机械臂等装置,将捕获的退役卫星一同带回大气层烧毁。这种名为 e.Deorbit(欧洲离轨器)的卫星,最早有望在 2023 年升空。   
        另一种方案的难度则要大得多:从地面或者太空向这些垃圾发射一束激光,利用产生的光压来迫使其改变飞行轨道,最终让其坠入大气层烧毁。   
        目前,美国、俄罗斯等国的空间监视系统已经在实施监控大于10厘米的太空垃圾。如果国际空间站等高价值航天器面临相撞风险,可以实施紧急变轨,避开垃圾。不过,大于10厘米的太空垃圾只有不到3万枚,仅占总数的很小一部分。 对于10厘米以下的太空垃圾,现有监视系统依然力不从心。

    
发表评论  
姓名: 匿名
主题:
请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注册新用户
  产经透视
 
·济南:以激光切割为主的激光装备产品出口居全...
·芯片厂商卖珠宝,年赚12个亿
·光鉴科技完成2亿元B轮融资,推进3D视觉技术多...
·聚能创芯完成1.7亿元A轮融资
 
  产业资讯
 
·深度光子网络平台,赋能任意功能光子集成电路...
·福建物构所新型高效近红外量子点荧光粉及其mi...
·香港科技大学开发高效结合III-V与硅的新集成技...
·我国成功研制新型光学晶体 可满足半导体晶圆检...
 
   
  技术动态
 
·激光微加工技术改进 x 射线望远镜反射镜
·深圳大学刘新科课题组取得基于2D-on-GaN垂直异...
·深圳大学刘新科课题组取得基于2D-on-GaN垂直异...
·GHz级高速可切换波前整形:超表面与光子集成芯...
 
  技术专题
 
·三维折射率显微成像:以新维度,探索微妙
·光量子精密测量:挑战精度极限
·各向异性氧化物二维材料:实现定向的光子声子...
·超构表面:开启光场调控的更多可能
 
 
首页 激光与红外杂志 产业报道 光电技术 企业展台 产品展示 供求市场 展会专题 最新公告 关于我们
您是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激光与红外杂志 京ICP备05019986号 Copyright©2004 www.laser-infrare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 0.479s ( Load:0.020s Init:0.030s Exec:0.123s Template:0.306s ) | DB :12 queries 0 writes | UseMem:2,041 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