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 会员登陆
用户名
密 码
记注密码   忘记密码?
欢迎您访问激光与红外网! Welcome to LASER & INFRARED!
  明星企业
 
  支持单位
  展会专题
·High Power Laser Science...
·中国科学院张清杰院士将出...
·2024智能光子技术研讨会
·先进光刻技术研讨会闪亮来...
·中国科学院张清杰院士将出...
·先进光刻技术研讨会闪亮来...
·2024智能光子技术研讨会
·第九届中国(北京)军事智...
·BPC2024,聚首群英,邀请报...
  业界访谈
·月背“挖土”探秘,嫦娥六...
·上海硅酸盐所“超快掺钇氟...
·光智科技:5 月 10 日召开...
·“大气多参数探测光量子激...
·锐科激光牵头的2项国家重点...
·突发!三位大佬同日被查
·两项激光相关的项目入选20...
·中国芯片教父张汝京:一个...
·两项激光相关的项目入选20...
·中国芯片教父张汝京:一个...
·锐科激光闫大鹏获“国家卓...
  业界访谈    
第九届纳米研究奖揭晓
作者:cmh        来源:科学网 
日期:2022-05-05    阅读次数:865
副标题:

        据科学网,于2022年04月08日报道, 4月7日,《纳米研究(英文版)》编辑部发布了第九届纳米研究奖评选结果。美国斯坦福大学戴宏杰院士以及佐治亚理工学院王中林院士成功入选。戴宏杰教授因在碳基纳米科学、可再生能源材料和纳米医学领域的杰出成就而获奖。王中林教授则在纳米材料可控生长、表征和应用等多个纳米科学领域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2013年,《纳米研究(英文版)》设立了国际性的纳米研究奖,以表彰在纳米研究领域做出重大贡献、进而推动纳米学科发展的杰出科学家。该奖项每年评选一次,奖金为1万美元。候选人来自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由《纳米研究(英文版)》编委会成员进行提名,评奖委员会决定最终人选。目前该奖项已发展成为国际纳米科技领域主要奖项之一,赢得学术界广泛关注。

2022年第九届纳米研究奖获奖人介绍

        戴宏杰院士(图略)

        戴宏杰,物理化学家,美国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斯坦福大学化学系杰克逊-伍德化学教授。戴宏杰教授是国际公认的碳基纳米科学、可再生能源材料和纳米医学领域的领导者。他的开创性工作促进了准一维碳纳米材料的化学和物理基础研究,开辟了纳米碳材料从纳米管传感器/场效应晶体管到用于铝离子电池的石墨/石墨烯泡沫阴极、纳米医学的药物输送和光热疗法、以及用于体内成像生物系统的近红外-II (NIR-II)/短波红外(SWIR)探针等创造性应用。具体来说,戴宏杰教授对碳基纳米科学的贡献包括在表面图案化碳纳米管生长成有序碳纳米管阵列方面的开创性工作;首次合成石墨烯纳米带;基于单纳米管的纳米电子传感器;基于纳米管的弹道场效应晶体管;用于可再生能源的纳米碳材料;发明以石墨和石墨烯泡沫为正极的可充电铝离子电池;以及最近发明的无需脱盐将海水直接电解生产H2和O2的技术。戴宏杰教授也是纳米医学的先驱和领导者。他开创了用于生物系统的碳纳米管和石墨烯材料,包括药物输送和光热疗法。戴教授同时还开创了NIR-II/SWIR 荧光成像技术。戴宏杰教授对纳米科学和纳米医学的贡献获得了包括 APS、ACS、MRS和NIH 在内的四个主要专业学会以及组织的奖项。


        王中林院士(图略)

        王中林,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国际院士,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所所长,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教授。王中林教授主要从事材料科学和纳米科学研究。他在纳米材料可控生长、表征和应用等多方面取得了多项具有国际重大影响力的原创性研究成果。王中林教授的研究团队发现并开发了用于自供电系统和大规模蓝色能源的纳米发电机,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从环境和生物系统中收集能量的技术,可应用于个人电子产品、物联网 、生物医学设备、环境监测和机器人技术。王中林教授的创新成果还为人们从日常生活的无污染来源中获取大规模能源提供了一种革命性的方法。通过此研究成果人们有可能从海浪中获取大量能量,并解决未来世界的能源需求。 王中林团队建立了基于压电电子学与压电光电子学效应的第三代半导体新的研究领域,并发现了六个新物理效应:压电电子学效应、压电光电子学效应、压电光子学效应、摩擦伏特效应、热释光电子效应和交流光伏效应。王中林教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都是开拓新领域的先驱,他已成为纳米领域全球领军人物之一。

       《纳米研究(英文版)》是由清华大学和中国化学会主办、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优秀英文学术期刊,主要发表在纳米研究领域具有原创性的世界一流科研论文以及世界顶级科学家撰写的权威性、全面性的综述论文。该刊于2008年创刊,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成为全球纳米领域科研论文的重要发表平台之一。 2021年出版论文突破700篇。该刊2020年影响因子为8.897。Web of Science高被引论文数达到124篇,在列入统计的全球近9000种学术期刊中排名前2.5%,位居中国国际学术期刊首位。在2019年9月中国科协、财政部、教育部、科技部、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7部门联合启动实施的“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中,《纳米研究(英文版)》入选重点建设的22种“领军期刊”之一。


    
发表评论  
姓名: 匿名
主题:
请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注册新用户
  产经透视
 
·专注于高端实验室检测仪器国产化,凌光红外获...
·红外光学龙头光智科技2023年营收创新高,以产...
·这家企业为玻璃基板芯片制造商提供激光设备
·美国豪掷12亿美元,向以色列采购“铁束”激光...
 
  产业资讯
 
·激光技术为传统产业带来新动能,助力行业发展...
·山西移动建成国内首个全光低时延算力网智算中...
·四方光电:目前,公司拥有的热导、热催化、超...
·1分钟即可完成样品全光谱范围扫描与检测 绵阳...
 
   
  技术动态
 
·有望颠覆市场!湖北光谷实验室攻克短波红外成...
·深度学习赋能合成维度,定制你想要的光模态
·“桌面型”相干极紫外光源
·另辟蹊径——“热”规律实现受激布里渊散射光...
 
  技术专题
 
·Photonics Insights亮相第六届纳米光学前沿国...
·突破光刻壁垒!《中国激光》出版“极紫外光源...
·一种新型低成本、高效率光子集成电路
·面向片上集成的薄膜铌酸锂基高亮度可控空间模...
 
 
首页 激光与红外杂志 产业报道 光电技术 企业展台 产品展示 供求市场 展会专题 最新公告 关于我们
您是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激光与红外杂志 京ICP备05019986号 Copyright©2004 www.laser-infrare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 0.202s ( Load:0.020s Init:0.031s Exec:0.127s Template:0.024s ) | DB :12 queries 0 writes | UseMem:1,599 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