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 会员登陆
用户名
密 码
记注密码   忘记密码?
欢迎您访问激光与红外网! Welcome to LASER & INFRARED!
  明星企业
 
  支持单位
  展会专题
·中国科学院张清杰院士将出...
·先进光刻技术研讨会闪亮来...
·2024智能光子技术研讨会
·第九届中国(北京)军事智...
·BPC2024,聚首群英,邀请报...
·凌光红外诚邀您参加CSE化合...
·第三届地球与太空:从红外...
·第二十六届全国激光学术会...
·投稿注册均已开通,Advanc...
  业界访谈
·中国芯片教父张汝京:一个...
·两项激光相关的项目入选20...
·中国芯片教父张汝京:一个...
·锐科激光闫大鹏获“国家卓...
·锚定激光赛道!多地发布新...
·“2023中国光学十大进展”...
·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国...
·深度专访:半导体激光领军...
·激光器的阈值特性:不妨“...
·张梦:问渠那得清如许?为...
·专访通快Philipp博士:激光...
  技术动态    
Photonics Research 十周年中山大学圆桌论坛 | 光学科研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作者:cmh        来源:中国激光杂志社网 
日期:2024-02-16    阅读次数:61
副标题:

       据中国激光杂志社网,于2024年02月06日报道, “光学”是21世纪引领科技革新的重要动力,光学技术已在医学、**和工农业生产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Photonics Research 创刊10周年之际,在中山大学纪念活动上,我们邀请到了中山大学余思远教授担任主持人,香港中文大学曾汉奇教授、广东工业大学付松年教授、暨南大学汪滢莹教授和华南师范大学杨思华教授四名嘉宾展开了一场圆桌论坛,针对开展光学科研之路的故事进行了精彩讨论。


        以下为文字整理(内容有所删减)

        Q1 如何踏上光学领域科学研究的道路?

       余思远:本次圆桌论坛我们有幸邀请到了香港中文大学曾汉奇教授、广东工业大学付松年教授、暨南大学汪滢莹教授和华南师范大学杨思华教授四位光学领域的科学家,他们将分享自己在光学科研道路上的故事,有利于我们从不同角度学习和借鉴。首先,请在座的嘉宾分享自己踏上光学领域科学研究道路的经历。


       曾汉奇:在高中毕业后、上剑桥大学之前,我有一年时间在英国的一家公司就职,这家公司资助了我在英国学习的费用,那个夏天,我在该公司的不同部门工作实习。一开始我以为我想做的是编程等计算机科学相关的工作,结果在写了一个多月软件后,我感到很无聊,并意识到这不是我想从事的方向。后来,在光通信领域看到了诸多的新问题、新挑战后,我决定留在剑桥攻读相关领域的博士学位,从英国巴斯大学博士后出站后,还选择了前往香港中文大学从事光通信方面的研究工作。回望这段经历,从本科生,到博士生,到博士后,到助理教授,到副教授,到教授,到院长,我一点也没有遗憾。在学习生活中总会有着诸多挑战,但重要的是,不能由于外界的干扰而盲目选择——比如父母建议你进入工业界赚大钱,但如果你不喜欢这样的工作,那就是不是最适合你的。应当遵循内心的指引,选择自己最想做的事情,如果你喜欢做研究,那么走科研这条路能够带来精神财富,并且也有可能带来丰富的物质回报——我认识很多人通过从事学术变得非常富裕。


       付松年:我是很偶然走上光学研究道路。高考报考志愿时,作为知青的父母希望我前往厦门大学读书,但因考分未能达到第一志愿金融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因此调剂到厦门大学海洋物理专业,受到了经典物理课程体系的培训。海洋物理专业的毕业生主要从事水声、声呐等方面的工作,为了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本科毕业后决定报考厦门大学电子工程系的硕士研究生,希望能够深入学习信号处理方面的知识。当时,董小鹏教授刚从中科大调到厦大工作,成为了我的硕士生导师,我也正式踏上了光学研究的征途。在硕士研究生的最初阶段,由于在光学方面的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导致研究兴趣不高,直到在中国激光杂志社旗下的《光学学报》发表了第一篇学术论文后,并凭借这篇文章评上了“校三好学生”,才逐渐对光纤有了兴趣。硕士毕业后,觉得从来没去过北方,就考虑到北京高校深造,最后决定报考北京交通大学光波技术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也正式开始了光纤通信方面的学习研究。这段经历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示,当无法明确前进方向时,那就相信车到山前必有路,坚持做好自己能掌控的事情,也能够取得无愧于心的结果。


       汪滢莹:作为中国传统意义上标准的乖乖女,我从小学到高中的学习动力都是为了达到父母的期望。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我选择了北京交通大学,随后还获得了北京交通大学光波技术研究所的直博资格,由于我的英语还不错,所以获得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入选了国家留学基金委的项目,因此前往了英国巴斯大学,那里是光子晶体光纤的发源地,我还很幸运地进入了光子晶体光纤领域的顶尖团队学习。在父母的建议下,我决定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在这个时候我还没有想好未来是否要一直走科研的道路,但确定在将来不想做重复性的工作,我想要的是有创新、能去实现新想法的更有意义的生活。尽管在博士研究生的早期阶段,我在导师及理论大咖的指导下已经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期刊发表过文章,但由于创新想法主要源自导师,而我的主要贡献仅仅只是实验操作,因此我并没有获得成就感。直到攻读博士学位的后两年,我开始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恰好导师有三周去出差,这三周我没有按照导师的意思去做实验,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结果运气很好,做出了一个代表性的成果——内摆线型Kagome空芯光子晶体光纤,因此极大地提升了我的自信心,并最终决定长期在光子晶体光纤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杨思华:我觉得很少有人能从一早就知道自己要走学术、科研这条路,大多数人都是“后知后觉”,但是希望不要“不知不觉”。在最初我也并未明确自己会踏入光学研究领域。在硕士阶段,我定义自己就是激光器的维修工程师,因为研究所的激光器都是我买的,如果坏了的话,会有外国人来修,但是很难得才能来一次,所以每次修的时候我就在旁边学。当时我和几个激光器公司都很熟,他们很希望我硕士毕业后就过去工作。但后来在导师的引导下,我选择了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我认为人生常常会面临被动选择的境况,但我们要保持自信,多尝试不同的事物,例如:在攻读博士学位时,学生能够在导师的帮助下以较低的试错成本进行探索,因此我们要在导师允许的范围内尽量尝试不同的方向。我在博士研究阶段曾尝试过工程、软件及生物光子学等方面的探索,现在做的最多的是生物医学光子学。通过不断的尝试,我找到了最感兴趣、最想安心做的研究方向和事业追求。


       余思远:感谢各位老师的分享。我们的确很难在最初阶段就具有清晰的目标,都需要一段学习成长的过程中,才能够逐渐确立自己的人生追求。在踏入光学研究领域之前,我也曾在不同方向辗转: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我的第一志愿是清华大学的光电子专业,但被调剂至无线电电子学专业,主要学习了无线通信领域方面的知识;在与一位老师讨论未来发展趋势相关的话题后,我认为光通信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也因此选择了报考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光通信系统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并在光学领域从事相关的研究工作直至今日,等于转了一圈冥冥之中又回到了本科第一志愿的方向。各位老师的经历也让我感触良多:在选择人生方向时,我们应当仔细考虑自身的兴趣爱好;并且在学习研究过程阶段,由于取得成果所获得的成就感非常有利于提升个人的自信心,因此我们还应当尽早系统性地掌握相关的知识并多做尝试。


       Q2 是否有印象深刻的经历?

       余思远: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总会遇到冲动的时刻,也会把握到某段机遇,由此品尝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请各位老师谈一谈让自己印象深刻的经历。


       曾汉奇:在1993年,我加入了香港中文大学并担任讲师,在2001年被聘为终身副教授,2000年,我在香港中文大学开始了硅基光电子学的研究,这段时期,波分复用光通信在工业界呈现出了蓬勃的发展态势。当时没有太多人在从事硅基光电子学方向英国Bookham Technology公司邀请我加入并担任研发总监。在高薪的吸引下,我于2001年12月前往英国入职。令我惊讶的是,在公司领导研发部门与在学校领导博士生团队极其相似,需要做很多的工作展示、管理不同人的具体研发工作,唯一不同的是,在工业界的工作需要面对具体的客户群体,需要保证产品的合规性和可靠性。可惜,Bookham Technology公司覆盖了设计、制造和封测等生产环节,在首轮公开募集资金阶段筹集的大量资金仍旧难以维持正常的运营,最终Bookham Technology决定用这笔钱去收购其他公司,停止了硅基光电子学的产品开发。我回到了香港中文大学继续从事这个领域的科研工作。我始终看好硅基光电子研究的发展前景,只不过当时对于市场化来说还为时过早,但现在已经是时候了。这段经历告诉我们,尽管学术研究或许无法立即走向市场,但我们应当坚信,只要坚持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行,就一定能为社会作出重要贡献。


       付松年:心态决定命运。在遇到困难时,我通常让自己保持乐观。担任教师后,年轻一代学生给我的感受是“心理相对脆弱”,例如:当遇到拒稿、有挑战性的研究任务时,容易出现较大情绪波动。我学生阶段最高纪录是“八连拒”,当时给自己的安慰是文章写好了总是能发表的。我认为心态管理是人生的重要课题之一,在当今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下,几乎不可能找到“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也很少有人能轻轻松松就取得成功,因此当学生应该珍惜学校这样一个宽松的环境,努力尝试,少一点敏感,多一些钝感。在学习、工作中以敬业和谦卑的态度做好每一件事,我相信结果都不会太差 。


       汪滢莹:人生是一个探索自我的过程。从小到大,或许大多数同学都光顾着学习,却未曾考虑过自己“擅长什么?”、“未来能够做什么?”,或许有的同学将游戏当做自己的兴趣爱好,但打游戏只能带来短期的快乐,我们并不能从中获得长期的幸福感,因此寻找真正的兴趣爱好非常关键。我曾在北京工业大学就职多年,后来在家庭因素及南方城市创业氛围的吸引下,选择了前往暨南大学工作,尽管我自己并不具备做生意的特质,但由于空芯光纤领域正朝着产业化方向迈进,因此我认为这个领域的产业落地比发文章具有更大的意义,于是在近年来也决定直面挑战、尝试创业,在这段过程中我一定能够更加深刻、清晰地实现自我探索和个人成长。


       杨思华:我曾经有过一段创业的经历,它给予了我很大启示:“在发展事业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突破自我、直面压力和尝试新事物”。早在2015年,我就开展了医学临床转化方面的工作,在当时还预计2年内就可以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但直到2020年,我们才获得了国内首个光声成像的医疗器械注册证。我国对于医疗器械注册证的审评非常严格,不仅需要填写大量的文字规范说明,还需要直面评审专家,带着医生及病患在现场展示仪器效果,才能够有机会通过专家评审,此外由于医疗器械涉及人类医疗健康,在关注技术指标的同时还需要实现极高的可靠性、稳定性,因此在申请注册证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在会评答辩完后我全身都软了;此外,我还曾从上午9点开始讲创业的商业计划书,直到晚上9点才结束,中间连续见了五波投资人,到晚上七八点时我已经没有力气再讲了,因为每一次都讲的非常激动,但最后发现也没有大的作用。后来我发现创业涉及了技术、市场、销售、工程等不同方面的工作,因此不仅对创业者的综合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还需要团队协同奋斗,因此目前我又回到实验室继续做科研,其他事则由团队分工完成。尽管前方困难重重,但我坚信:“路虽远,行则将至”,在医疗创业的道路上,我们会继续前行。


       余思远:感谢各位老师的分享。曾汉奇老师的经历教给我们,对于我们认为正确的事,在面临挫折时应当坚持不懈,不要轻易地放弃,比如硅基光电子在20年后就迎来了春天;付松年老师提出的乐观心态,让我们知道了内心强大对于人生的重要性;汪滢莹老师提出的不追求成功,而是追求成长,启示我们要在自我探索和成长中体会生命的真谛;杨思华老师所描述的创业经历,让我们明白了直面压力、坚持不懈的重要性。在科学研究或创新创业过程中,失败是常有的事情,我们要建设强大的心理素质,学会应对各种各样的失败并从中吸取教训与经验。


       Q3 在研究工作之余有什么兴趣爱好?

       余思远:社会对于科学家会冠以“不食人间烟火”、“神秘”等印象标签,然而科研工作者也是芸芸大众,也具有喜怒哀乐和兴趣爱好。我是一个兴趣爱好较为广泛的人,用《围城》里方鸿渐的话来说就是“兴趣颇广,心得全无”。幼年时期,在父母的要求和指导下,我学习过毛笔字的书写;在本科阶段,我喜欢上了排球和足球运动,并且在排球方面还属于技术型选手;在硕士阶段,我还爱上了打羽毛球,并且目前仍保持了打羽毛球的爱好。通过推广羽毛球运动,我还帮助同事们释放了由于生活和工作所带来的压力,看到他们每次打完球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我感觉这是我做的一件很自豪的事。接下来,请各位老师介绍自己在工作之余的兴趣爱好。


       曾汉奇:我对于国际象棋具有非常浓厚的兴趣,这个爱好和科研一样,也需要集中注意力,当我下国际象棋时,我完全沉浸其中,整个世界好像都安静了。我曾担任香港国际象棋队队长,并在2012年国际棋联(FIDE)举办的国际象棋奥林匹克团体赛中获得“国际棋联大师”称号(即FIDE Master,该称号是国际棋联FIDE认可的国际通用称号之一)。尽管作为业余选手,我在与顶尖专业棋手的对战中常常落败,但和专业棋手的比赛对我来说是很宝贵的经历:本以为很擅长这项技能,但是遇到真正的世界级高手,才意识到自己没有达到那样的水平,从中体会到:“山外有山”和“如何面对输”,在科学研究当中,不是每个你尝试的想法都能成功,常常会经历实验失败等挫折,我相信在座所有博士都有过这样沮丧的经历,花了漫长的时间做实验但是最后没有得到期待的结果。但如果我们能以正确的心态面对并坚持不懈地开展攻关,就能取得较大的突破。


       付松年:足球运动是我兴趣爱好之一。本科阶段,就喜欢上了足球,虽然水平一般,来到广州工作后,还加入了由光学领域科研工作者组成的“光超”足球队,锻炼时间越来越有限,现在更享受赛前赛后坐在草地上聊天、放松的感觉。有机会前往国外开会时,我也会抽空去看场英超比赛。现在用电脑时间太多了,为了把头抬起来,也常跟家人打羽毛球和游泳。


       汪滢莹:我并不具有优美的嗓音,也没有突出的运动能力,或许是这个原因导致了我在小学至高中阶段自信心不足。在本科学习阶段,我对于参加团体活动较为感兴趣,还喜欢上了看肥皂剧(比如《流星花园》),剧情中紧凑、浪漫的故事情结迎合了青春期少女的内心。随着年龄的增长,很自觉地电视剧看得越来越少,因为逐渐认识到电视里的剧情都是编出来的,而自己经历的一些挫折和坎坷才是真实的,与其去看剧中的别人当主角,还不如想怎么去做自己人生的主角,在这个过程中会意识到自己越来越重要。虽然现在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兴趣爱好,但是我发现运动很重要,我会逼着自己尽量多的去锻炼身体。


       杨思华:我目前的兴趣爱好是汽车节目。我非常喜欢看“韩路游记”,我认为这是国内汽车旅游长视频做得最好的节目,它会带观众领略新疆、内蒙古等无人区去探险、欣赏风景,并讲述当地的历史故事。有点遗憾的是,我陆续买了很多露营装备,尽管直至目前都没有什么机会能够使用它们,但我非常希望在未来能够自己开车出去游玩。


       余思远:非常感谢各位嘉宾。我们今天讨论了人生道路上的各种经历,分享了自身的不同感受。或许我们在生活和科学研究中都经历了不少挫折,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也给予了我们不断攻克困难的力量。此外,作为科研工作者,当我们的研究越深入、知识面越广时,还会感受到自己的渺小,或许当前所从事的工作无法立即对世界产生积极影响,但也希望大家能以平常心面对,认真地做好每一件事情,在平凡中铸就不平凡。


    
发表评论  
姓名: 匿名
主题:
请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注册新用户
  产经透视
 
·光鉴科技完成2亿元B轮融资,推进3D视觉技术多...
·2023年中国光纤激光器市场销量达135.9亿元
·Effect Photonics获得3800万美元D轮融资
·央视聚焦新质生产力在武汉:已形成光电子等3大...
 
  产业资讯
 
·深紫外全固态激光器(DUV-DPL)研制难度大 我...
·大功率蓝光半导体激光器产业化项目竣工
·张梦: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激光应用绽光彩
·面向海陆空的智能隐身无人机
 
   
  技术动态
 
·超构表面全息设计,重塑微纳光子学技术与应用...
·山西大学贾晓军教授、彭堃墀院士团队:实现速...
·捕捉最短瞬间,单个阿秒脉冲表征技术研究进展...
·还在担心隐私泄露?光学信息存储与加密可实现...
 
  技术专题
 
·超紧凑片上偏振控制器
·太赫兹传-控-感“多面手”:亚波长光纤集成器...
·清华大学陈一镭助理教授:提出格密码的量子算...
·图像感知或影响时间感知
 
 
首页 激光与红外杂志 产业报道 光电技术 企业展台 产品展示 供求市场 展会专题 最新公告 关于我们
您是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激光与红外杂志 京ICP备05019986号 Copyright©2004 www.laser-infrare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 0.507s ( Load:0.021s Init:0.033s Exec:0.139s Template:0.315s ) | DB :12 queries 0 writes | UseMem:2,096 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