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 会员登陆
用户名
密 码
记注密码   忘记密码?
欢迎您访问激光与红外网! Welcome to LASER & INFRARED!
  明星企业
 
  支持单位
  展会专题
·High Power Laser Science...
·中国科学院张清杰院士将出...
·2024智能光子技术研讨会
·先进光刻技术研讨会闪亮来...
·中国科学院张清杰院士将出...
·先进光刻技术研讨会闪亮来...
·2024智能光子技术研讨会
·第九届中国(北京)军事智...
·BPC2024,聚首群英,邀请报...
  业界访谈
·“大气多参数探测光量子激...
·锐科激光牵头的2项国家重点...
·两项激光相关的项目入选20...
·中国芯片教父张汝京:一个...
·两项激光相关的项目入选20...
·中国芯片教父张汝京:一个...
·锐科激光闫大鹏获“国家卓...
·锚定激光赛道!多地发布新...
·“2023中国光学十大进展”...
·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国...
·深度专访:半导体激光领军...
  业界访谈    
集约化办刊模式下科技期刊出版流程分工协作的实践与思考——以《中国激光》杂志社有限公司为例
作者:cmh        来源:中国激光杂志社网 
日期:2024-03-04    阅读次数:92
副标题:

        据中国激光杂志社网,于2024年02月28日报道,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3)》的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底,中国科技期刊总量为5 163种,共有4 440个出版单位,平均每个出版单位出版期刊1.16种[1]。可见,分散办刊仍是目前我国科技期刊的主流模式。在分散办刊模式下,期刊编辑部往往一两个编辑要“一揽子”全包期刊相关事务:既有保障期刊出版的具体稿件处理,如送审、编辑加工、校对,甚至排版;又有提升期刊影响力的学术关系维护,如专题策划、期刊宣传、学术会议;还有适应数字出版趋势的新媒体涉猎,如微信公众号运营、短视频制作、网页维护;更有甚者,一些期刊编辑还需要处理财务工作,比如统计审稿费、整理稿费信息。可想而知,这种“全才型”对编辑提出极高的要求,多数情况下,只会导致什么都做,什么都做不精,而且效率低下[2-3]。

       《2021年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工作要点》[4]中提出,加快集约化办刊模式创新,支持通过主管单位统筹等方式,跨部门、跨地区整合出版资源。如果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集群化办刊,将可以实现编辑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科学分工,达到提升效率的目的。从国外大型出版商的发展路径看,正是有明确的分工,再通过集约化的编校、生产,优化资源配置和出版流程,提高出版效率,才能支撑其战略重心从出版生产、学术推广,向基于期刊的产品和服务营销转移,取得更强的市场竞争力[5-6]。国内目前有一定刊群规模的出版单位,已实现不同程度的分工模式,如科学出版社在石家庄设立期刊加工基地,高等教育出版社在北京有专门的后期生产团队,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有专门的排版部和新媒体部[7]。

        获得首批“卓越行动计划”集群化项目的《中国激光》杂志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杂志社),一直是期刊工作创新的领跑者。自2009年转企改制后,杂志社即逐步成立了不同的部门,包括中文编辑部、英文编辑部、出版部、新媒体部等[8]。杂志社以期刊的集群化发展为契机,打破传统出版流程,实现编辑工作的精细化分工,并注重专业编辑人才培养[9],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中,培养出一批在国际出版、新媒体建设、专辑策划、编校审读等方面的专家骨干。本文通过介绍杂志社期刊出版流程分工协作的实践与成效,分享专业编辑人才培养心得,以期与同人探讨集约化办刊模式创新,为我国科技期刊集群化发展提供新思路。


       1  细化分工,明确设岗

        在2004年以前,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光机所)仅有4种科技期刊,办刊人员有16名,分属3个期刊编辑部,编辑部与编辑部之间基本没有沟通合作。后在所领导的推动下,经过两次整合,3个编辑部合并成立光学期刊联合编辑部,刊与刊之间从资源整合角度开始有一些分工和合作, 2009年,在国家的文化出版单位转企改制政策推动下,联合编辑部成立了《中国激光》杂志社有限公司,成为上海光机所旗下的控股公司之一。在灵活的企业机制运作下,经历14载的探索与实践,杂志社发展为具备一定出版规模的集约化出版企业,全职员工近60名,出版9种专业学术期刊,运营2个专业刊群传播平台以及1个专业学科新媒体平台,并形成了5个分工明确的部门和数个专业出版人才岗位,以支持杂志社各项业务的开展与延伸。


        1.1  英文期刊编辑部

        英文期刊编辑部负责英文期刊的运营工作,并在已有英文期刊办刊经验基础上,不断孵化新刊,为杂志社打造一系列品牌期刊。英文期刊编辑部是自杂志社第1本英文期刊《Chinese Optics Letters》(简称《CO》)创办后,从原有期刊编辑部剥离和抽调人员重组而成。2022年前创办的英文刊,借助了国际出版商有较高传播力的英文平台以及业务成熟的期刊生产加工服务商资源,同时期刊的学术把关环节也和国际出版商一样,由主编带领的编委会团队负责论文的同行评议流程。2022年及以后创办的英文刊,则由杂志社独立出版,使用杂志社自主开发的英文平台Researching,但学术把关环节仍采取专家办刊模式,后期生产环节继续与期刊生产加工商合作。

        这种办刊模式下,英文期刊编辑部最早产生了“科学编辑”岗位,且伴随国际合作的深入,科学编辑成为类似于国际出版商的“期刊出版人” 的角色,其职责更多在于和主编、出版单位共同制定期刊发展策略,策划国内外学术活动,宣传推广期刊,维系国际合作关系等。因此,科学编辑除了有专业的学科背景外,还要有较强的沟通协作能力和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中文期刊编辑部

        中文期刊编辑部是杂志社历来就有的传统部门,也是孵化英文期刊编辑部和出版部的“大本营”。在英文刊成功办刊模式的引导下,杂志社开始酝酿对中文期刊编辑部的改革,以论文录用为节点,将中文刊的出版流程一分为二,论文录用之前的流程由中文期刊编辑部负责,论文录用及之后的流程由出版部负责。这样,中文期刊编辑部的编辑职责也向“科学编辑”转换。与英文刊不同的是,中文期刊编辑部要参与具体的期刊出版工作,比如同行评议中的初审、送外审、退修、送终审等具体事宜。近几年,中文刊也开始向专家办刊模式靠拢,比如,请执行主编参与初审和终审,聘用不同领域方向的专家做专题编辑(Topic Editor)等。 但无论是中文刊还是英文刊的科学编辑,以期刊为纽带,维护好专家、读者、作者的学术交流生态圈,均是其工作价值的体现。


        1.3  出版部

        出版部成立于2015年底,在国内不论是当时还是现在,在期刊出版单位专门成立后期出版生产团队的情况仍不多见。出版部的成立,让一些编辑从编校工作中释放出来,专注于“科学编辑”的职责,也让热爱文字工作、愿意静心打磨文字的编辑,找到归属。出版部负责全社中英文期刊的编校质量控制、出版生产流程规范制定、出版生产效率提升、科技论文写作和编校技能培训、外包商沟通与质量监督、发行等,笔者将这部分内容称为期刊后期工作。负责期刊后期的编辑主要是“文字编辑”,大都为光学等理工科专业、本硕学历背景,其基本职责是中英文论文的编校加工处理,并以此为基础,横向延伸至科技论文写作和编校指导,培养作者良好的论文写作习惯,从源头提升论文写作质量,纵向延伸至整个期刊出版生产链。如何衔接好各个环节,快速、高质地实现期刊的出版生产,是对文字编辑的考验。


        1.4  新媒体部

        新媒体部成立于2013年底,相比于出版部,在国内期刊出版单位中单独设立新媒体部门的情况更为鲜见。新媒体部成员除少部分人员从期刊编辑部和出版部转岗而来,绝大多数都是专岗专聘。新媒体部负责杂志社各项数字化出版业务、中国光学期刊联盟运营、美术设计等。新媒体部的编辑分工更加多元:有负责美术设计工作的美术编辑,有保障杂志社出版内容实现数字化传播的技术工程师,还有用微信、网页等新媒体手段,对期刊出版内容进行二次创作、生产及传播的新媒体编辑。技术工程师再进一步细分为总架构师、软件工程师、硬件工程师和运维人员,在总架构师的带领下,形成层级分明的技术团队,软件工程师依据出版数字化需求构建数字平台,硬件工程师主要维护设备、网络、服务器等硬件设备,运维人员类似于软件技术公司的产品经理角色,其职责为需求对接与跟进。


        1.5  综合管理部

        综合管理部负责杂志社人事管理、财务管理、企业文化管理等,设财务和人事岗位。除为杂志社各项业务正常运转提供基本保障外,综合管理部还要为杂志社职工制定完整的继续教育计划,营造杂志社企业文化氛围,以增强职工归属感、提升职工凝聚力。


        2  顺畅沟通,合力办事

        集约化办刊模式下的细化分工,是把整个出版链拆成多个点,负责每个点的专业出版人员,可比作工业化生产线上的“齿轮”,只有“齿轮”之间咬合准确,生产线才能顺利运转。因此,尽管各部门分工明确,但沟通和合作必不可少。


        2.1  设定跨部门沟通机制,实现快速决策

        杂志社每月召开一次总经理办公会,部门副部长及以上人员参加。除各部门日常工作汇报外,杂志社重要决策、涉及部门间合作的项目等都在会上进行商议,通过这种方式实现高效沟通,快速决议和方案落实。


        2.2  制定进度管理条,保障顺畅出版

        细化分工后,期刊出版中的稿源组织、同行评议、生产加工、数字出版、印刷发行等环节分属不同部门负责,为确保整个期刊出版流程顺畅,从期刊发行的时间要求,倒推出版各个环节的时间节点,制定杂志社期刊出版工作时间表,各部门据此调整其内部工作节奏。如遇专题收稿较晚等情况,部门之间提前报备协调,留出加急通道,保证出版进度。


        2.3  注重合作意识,提升工作效率

        分工明确了各自的职责,但在期刊出版中,很多工作需要合作才能使各自的工作完成得更加高效。比如,为扩大传播效果,提升期刊服务品质,杂志社中英文期刊在近几年每期遴选出1~4篇优秀论文,将其核心内容设计成精美的封面,用封面文章的形式进行宣传。封面的设计要经过前期构思沟通、设计初稿、修改完善、封面定稿几个阶段[10],科学编辑、美术编辑、作者、设计公司等共同参与其中。科学编辑要作为作者和美术编辑、设计公司之间的沟通桥梁,充分听取和协调各方意见,使初期的设计构思到最后的视觉呈现过程顺畅,并且控制各个环节进度,确保封面设计按期定稿。


        2.4  推进项目负责制,聚力攻关

        杂志社很多围绕期刊出版展开的工作,以项目负责制推进。采取项目负责制,培养编辑责任意识和行动力的同时,可以凝聚多部门力量“办大事”。以办会为例,杂志社的学术会议一般是一个会议一个项目组,会议策划编辑是项目负责人,总体协调会议的各项筹划和推进工作,但除主旨会议外,还需呈现什么活动,相关期刊科学编辑都要参与进来,一起策划。编委会、专题同名研讨会、主编见面会、行业前沿论坛,等等,都是丰富学术会议维度的方式,会让专家、作者、用户得到更好的参会体验,由此逐渐建立杂志社的会议品牌。

        再举一个关于杂志社科云出版平台(简称科云)建设和运营的案例。科云是在中国科学院“十三五”期刊改革子项目资助下,由杂志社自主开发的期刊生产管理平台,在此之前,国内尚无专门用于期刊出版生产的业务管理平台,因此没有太多经验可以借鉴。出版部成立后,由出版部主导,将集约化出版生产过程中的信息化管理需求进行整理反馈,新媒体部技术工程师团队配合,将需求在科云实现,出版部团队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提出建议和意见,科云再行完善。可以说,科云成为一个越用越好用的出版生产管理平台,出版部和新媒体部的默契合作功不可没。


        3  量质双优,效应广泛

        在科学的细化分工以及恰当的通力合作下,杂志社在学术质量、办刊规模、数字传播等方面成效显著。通过创办高水平中英文科技期刊、探索集约化出版生产管理模式、搭建多媒介光学科研传播体系、举办高质量学术会议、评选业内优质学术成果,杂志社为光学领域学者构建了一个健康生动的学术生态圈。


        3.1  5年创办4种英文新刊,建国内首个英文光学刊群

        2019年前,杂志社已有3种光学英文期刊:《COL》于2003年创刊,为杂志社初探国际出版合作经验,同时,其多年积累的办刊经验和学术资源为杂志社后续办更多的英文期刊奠定了基础。《Photonics Research》(简称《PR》)于2013创刊,杂志社充分发挥专家办刊优势,在前后2任主编的带领下,《PR》不断提升学术质量和国际影响力的同时,发文量也不断攀升,已成为国际光学期刊中名副其实的中坚力量。《High Power Las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简称《HPL》)于2013年创刊,填补了国际上高功率激光前沿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的学术期刊空白,发表了多篇高功率激光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综述文章,为期刊的高影响力奠定基础。

        2019年,中国科协等7部门推出“卓越行动计划”,为中国科技期刊的大力发展提供强劲的政策支持。杂志社抓住机遇,结合已有的英文办刊经验和细化分工后的资源优化配置优势,在之后短短不到5年时间,又连续创办了4种高水平英文新刊,形成层次分明的期刊布局。

        2019年,杂志社创办旗舰期刊《Advanced Photonics》(简称《AP》)。在创新的国际合作模式下,杂志社科学编辑团队与编委团队紧密合作,发表了多篇具有重大创新价值的原创论文与重量级“入门必读”综述,同时通过“光学大家”访谈等特色栏目,多形式、多角度将期刊定位于世界顶级光学期刊水平[11],2023年以17.3的影响因子位列全球光学领域第4名。2022年,杂志社创办《AP》的姐妹刊《Advanced Photonics Nexus》(简称《APN》),两刊共用投审稿系统,共享专家库资源的同时能实现作者的快速转投。在姐妹刊联动下,杂志社为作者提供了丰富的出版服务。2022年,杂志社还创办了中国第一种光学综述型期刊《Photonics Insights》(简称《PI》),填补了国内在光学及交叉领域引领学科发展的综述期刊空白。PI全部实行约稿制,确保了稿源的高质量,2023年第1期发表的南京大学祝世宁院士团队的一篇超4万字综述《超越极限的超构成像:从超透镜到超构透镜》,出版仅1个月就被“隐身斗篷”发明者 Sir John Pendry 院士、超材料领军人物张翔院士在Science发表的文章引用。2023年8月,杂志社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研究院签约,共同筹办国内第一种先进成像专题刊《Advanced Imaging》(简称《AI》),《AI》的创办将有助于推动先进成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增强该领域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合作,促进研究成果转化。

        这7种英文刊,从光学全领域到细分方向,从原创论文到综述,从金字塔尖到金字塔基石,均有明确的发展路线[12],英文刊群规模初具,丰富了我国光学领域英文学术期刊的生态,让我国科研学者的论文有更多国产期刊可以选择,为将国内优秀的研究成果留在祖国大地做出贡献[13]。


        3.2  改半月刊、办专题刊,中文刊担大刊使命

       在评价导向偏差导致优秀稿源外流以及英文刊强势发展背景下,国内中文刊普遍存在发展动力不足问题。但杂志社细化分工后,抛开耗时的编校工作的压力,科学编辑可以全力奔赴于期刊的学术质量提升,“冲锋陷阵”,为期刊“开疆拓土”。

       《光学学报》和《中国激光》是我国光学领域的两本头部大刊,历来承担着发表我国科研学者重要光学研究成果的使命。无论从发文数量还是发文质量,在中信所引证数据中,均在各自学科位列前一前二。近几年,两刊策划了多个高影响力的专题[14],在专题策划中,逐渐形成规范的策划流程,使专题策划流程化,缩短专题出版周期,提高专题的时效性,科学编辑可以将更多精力用于专题出版后的宣传工作。《激光与光电子学研究》(简称《进展》)在中文3刊发展中,一直是先试先行的角色。从刚转学术期刊时因稿源不够而要接受另外两刊的退稿转投稿,到现在成为3刊中年自然来稿最多的刊,《进展》只用了5年左右的时间。在2022年中信所引证报告中,在其学科排名更是跃升第2位。

        从2019年开始,中文3刊陆续改为半月刊,杂志社也成为国内光学出版领域唯一一家有3种半月刊的刊社。2022年,3刊出版体量达2.2万页,远超光学出版领域其他期刊。在半月刊基础上,3刊学习Nature办刊模式,分别筹办了“先进成像”专题刊、“生物医学光子学” 专题刊、“空间、大气、海洋与环境光学”专题刊。


        3.3  围绕期刊展开全方面、立体化业务,建光学学术生态圈

        杂志社在举办学术会议方面深耕多年,已形成“光学前沿”品牌系列学术会议、光学研究成果评选、学术培训和光电展会等多元立体化业务结构[11]。最近几年,杂志社又将刊会融合的思路充分实践,分别举办了“AP Conference”“空间、大气、海洋与环境光学(SAME)学术会议”“‘生物医学光子学交叉融合’学术论坛”等期刊、专题刊同名会议,加强科学家交流的同时将期刊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中国光学十大进展”评选已连续举办17年,成为科学家科研工作得到认可、建立行业知名度的有效途径之一,从2021年开始,杂志社联合《人民日报》《新民晚报》《新华网》等十余家主流大众媒体,共同为“中国光学十大进展”评选活动宣传[15],为高水平科技人才搭建更广阔舞台。

        2022年,中宣部《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出,要立足扩大优质内容供给,创新内容呈现传播形式,强化出版融合发展内容建设。杂志社自2012年开通“中国激光”新浪官方微博以来,陆续打造了以“中国激光杂志社”为龙头,“爱光学”、“激光评论”、“科学文字社”在内的4大微信公众号,以及“中国激光杂志社”视频号、哔哩哔哩视频平台、微博组成的光学新媒体矩阵,形成了多方位、多媒体、多层次的光学科研传播体系。目前,新媒体矩阵专业用户近20万人,年发布信息超1 000条,访问流量超过500万人次。“中国激光杂志社”微信号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光学新媒体平台之一,并为“激光评论”微信号组建了我国光学领域首个新媒体总编辑专家团队。


        3.4  文字编辑筑牢“大后方”,与时俱进做期刊出版生产

        科云实现期刊出版生产全流程信息化管理。自2017年上线后,科云在杂志社集中出版生产信息化管理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16]。科云覆盖期刊出版生产中从论文录用到网络发布的全部流程,并实现与前端采编系统、中端排版系统、后端发布平台的无缝衔接,进一步成为科技期刊集群化数字出版链的信息中台。基于科云,杂志社出版生产团队加快了传统纸质编校到电子编校模式转变的步伐,所有出版生产流程、文档、进度通过科云进行有效管理。

       智能工具助力论文编校效率提升。论文编校工作在期刊出版生产流程中耗费大量人力,因为在当下,编校还是个“手工活”。但杂志社出版生产团队,对有助于提升编校准确率和效率的智能工具保持极高的敏感性,充分利用工具来减少人工投入,提高产出。举几个例子。1)杂志社从2016年开始引入文献智能审校工具,仅投入半个人力,即完成全社3本中文刊一年5万多条文献的编辑加工。2)2021年,杂志社引入全文智能审校工具,尽管其在专业匹配度以及期刊个性化要求适应方面还有待提高,但为提升编校准确率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3)2023年,杂志社出版生产团队和新媒体部合作开发了1项基于xml数据的定稿自动检测功能,对定稿文件中论文首页关键元素、全文敏感词等进行自动检测,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

        优化资源配置,促出版生产效能提升。科技期刊出版领域,针对英文刊有较为成熟的产业服务链,因此,将杂志社英文刊的生产加工外包给专业期刊生产业务提供商,杂志社出版生产团队设专人进行业务对接和质量监控。而在中文刊的自主生产加工流程,将部分环节进行外包,如将英文摘要交由市场专业润色公司进行润色,聘用兼职编辑对论文的图、表、公式、变量等进行预加工[17],排版交由专业排版公司完成,通过以上方式,提升期刊的整体出版生产效能。

        在信息化管理平台、智能化工具、资源优化配置等措施的综合运用中,杂志社期刊的出版生产效能在近5年内得到较大幅度提升。中文刊出版体量相比2016年涨幅近100%,英文刊出版体量相比2017年涨幅近150%。此外,2017年和2023年分别承接两种社外期刊的全部后期出版生产业务,使其编辑部人员结构更加优化,侧重于期刊学术质量和品牌的拓展工作,其中一种期刊的出版体量从2017年的1000面左右增加到近1800面,涨幅近80%。

        在出版体量大幅增长下,杂志社期刊的出版质量仍保持较好的水平。中文3刊在2020年全部被ESCI收录,英文刊除2022年创办的2种新刊外,4种均被SCIE收录。期刊编校质量方面,在上海市、中国科学院院以及中国科协组织的期刊审读中,都为合格等级,2019年更是创造了全社中英文9种期刊在上海市期刊质量审读中均为优秀等级的成绩。


        4  思考

        4.1  科技期刊做大做强需要匹配有活力的市场机制  

        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印发的《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中指出,鼓励符合条件的学术期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做强做大,支持规模性出版企业探索协作办刊等模式,整合期刊出版资源,打通产业链。目前国内图书出版产业的社会化程度已经处于比较高的发展水平,校对、排版、印刷、装帧、发行等,都有成熟的服务商可以选择。科技期刊相对图书来说领域小众,但在排版和印刷方面,市场化模式已较为成熟,近5年,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XML)的排版业务从国外引入国内,国内也发展出几家相应的服务商,为科技期刊提升数字知识服务能力奠定了加工基础。

        杂志社在参与中国科学院“十三五”期刊改革集中出版生产子项目时,曾就科技期刊出版业务委托服务需求做过调研,结果显示,78%的期刊编辑部编校工作全部自行完成,但是近72%的期刊有将编校工作外包的意向。在期刊出版中,相对于期刊学术影响力提升、品牌拓展等决定期刊核心竞争力的业务来说,占据编辑绝大多数精力的编校生产只是常规业务,如果能将其以标准化、集约化、低成本化模式运作,将大大提升期刊在出版市场的竞争力。杂志社成立出版部,中国科学出版社成立石家庄期刊加工基地等,是国内刊社在集约化期刊出版模式中的有效探索,在扩大期刊出版规模、提升刊社品牌影响力方面起到了正面作用。据笔者了解,业内已有零星几家可以承接编、校、排一体化业务的期刊出版生产服务商,但业务规模并不大。相信在需求促进下,匹配相应的政策引导,未来,国内在科技期刊出版生产服务方面,也将形成更为完善的产业链。


       4.2  科技期刊专业编辑人才需要在专业分工中培养

        一直以来,期刊编辑被定位于“全才型”编辑,是国内较为分散的办刊模式下的无奈之举。随着国家对科技期刊支持力度的加大,以刊群模式运作,形成规模效应,激发市场活力,将更好地促进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以及科技期刊专业人才培养。多年集约化办刊实践中,杂志社秉持专业人做专业事,在专业事中培养更多专业人的管理理念,培养了一批活跃在科技期刊出版一线且能独当一面的科学编辑、文字编辑、新媒体编辑、技术工程师等。

        科学编辑在构建期刊学术生态圈中不断拓展创新:1)结合学科热点、结合院校和重要历史事件、国家重大项目等做专题,系列专题成熟后做专题刊,再办专题刊同名学术会议;2)1个月1次主编会,1个季度1次编委会,让专家和编辑同频参与日常办刊;3)组青年编委会,办青年科学家论坛,评“青矜奖”,让青年学者以期刊为平台得到更多展示机会;4)办研究生论坛,主编带队走访院所实验室,让将来的科研学者近距离接触期刊,了解期刊。这些事情,个个出彩,科学编辑也在其中积累了行业美誉。

        文字编辑在需长期伏案、字斟句酌,工作内容相对单一的文字工作中,潜心修炼 “内功”:全面、熟练、通透掌握期刊出版相关标准和规范文件,提升工作效率和编校质量;同时, 不断解锁“输出”技能,建立杂志社流程和质量规范文档;形成规范的编辑新人培训体系。杂志社已产出多名高水平的审读员,承担上级主管部门、学协会期刊质量审读工作。

        新媒体编辑致力于用数字技术、媒体融合方式提升期刊知识服务力,打造科技期刊媒体融合新品牌。在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的实践中,用集约化的思路,实现期刊新媒体的统一品牌和经营。新媒体编辑在其中也迅速成长为具备开阔视野、娴熟融媒体技能的新型科技期刊专业人才。

        期刊出版领域的技术工程师,掌握IT技术的同时,还需要熟悉出版全产业链并了解学科特色。这样的人才在科技期刊出版领域非常稀缺,也很少有出版单位会单独设置这样的岗位,但在期刊数字出版转型中,尤其对于有一定期刊出版规模的刊社来说,这类人才又十分重要。杂志社作为首批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在布局期刊数字出版生态中,为业内培养了多名熟悉科技期刊出版的IT人才。


        4.3  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战略人才队伍

       目前,在编辑职业结构和岗位设置方面,我们与国际出版机构相比还有一定的优化空间,比如:国际出版机构基本没有文字编辑岗位,科学编辑的岗位职责也不包括具体的论文送审工作。此外,在提升我国科技期刊核心竞争力、推动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方面,我们还面临以下几类战略人才紧缺问题:1)高水平集群化管理人才,其对准确把握国际科技期刊产业发展方向、科学布局期刊出版战略规划、优化期刊运营模式、推动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及集约化发展,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2)数字融合出版人才,其应具有编辑出版理论知识与跨媒体思维理念,能有效推动先进技术与期刊全流程数字化融合发展;3)期刊研究和评价人才,其应对信息产业发展有敏锐的洞察力,为科技期刊发展提供方向和战略规划建议,同时能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挖掘新的科技期刊评价指标,优化我国现有评价体系指标。


        5  结束语

        在同行交流中,有编辑同行问到,如何把期刊数字出版、新媒体传播做得更好?杂志社用多年的集约化办刊实践证明了,专业的事要由专业的人来干,效率更高的同时,也会把事情做得更加专业、精湛。2023年初《Science》一篇《ChatGPT is fun, but not an author》文章,让国内出版界了解到生成式人工智能(AI)技术对于期刊出版的影响力,由此引发了诸多热议。在科技期刊出版中,新技术、新工具一直在不断涌现和不断被更替,未来,还会有更多更便捷的技术应用于科技期刊出版,对科技期刊从业人员来说,应对新技术保持敏感,并将其正确充分地运用,以增强自身的核心价值。在集约化办刊、刊群建设中,坚持以人为主导、创新思维、科学分工、工具先行,制度保障的理念,相信做大做强我国科技期刊的梦想将指日可待。


    
发表评论  
姓名: 匿名
主题:
请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注册新用户
  产经透视
 
·红外光学龙头光智科技2023年营收创新高,以产...
·这家企业为玻璃基板芯片制造商提供激光设备
·美国豪掷12亿美元,向以色列采购“铁束”激光...
·产业“先行”托起未来理想城
 
  产业资讯
 
·全球热成像市场分析报告:中国首次占据出货量...
·重磅!睿创微纳红外热成像 ASIC-ISP 芯片通过...
·长光卫星星间激光通信技术再升级:激光通信距...
·远距离语音探测:会用激光,你也能拥有“顺风...
 
   
  技术动态
 
·上海光机所在基于多模反谐振空芯光纤的纳秒脉...
·中国科大在高能光子探测领域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上海交通大学陈险峰、陈玉萍教授团队综述:薄...
·发展新质生产力,这束神奇的光不可或缺
 
  技术专题
 
·长焦镜头光学系统设计及无热化研究
·尹华磊:“破解”量子密码的奥秘
·革命性激光技术:在室温下使非磁性材料产生磁...
·人类能看到紫外线吗
 
 
首页 激光与红外杂志 产业报道 光电技术 企业展台 产品展示 供求市场 展会专题 最新公告 关于我们
您是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激光与红外杂志 京ICP备05019986号 Copyright©2004 www.laser-infrare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 0.491s ( Load:0.020s Init:0.032s Exec:0.128s Template:0.311s ) | DB :12 queries 0 writes | UseMem:2,149 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