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 会员登陆
用户名
密 码
记注密码   忘记密码?
欢迎您访问激光与红外网! Welcome to LASER & INFRARED!
  明星企业
 
  支持单位
  展会专题
·中国科学院张清杰院士将出...
·2024智能光子技术研讨会
·先进光刻技术研讨会闪亮来...
·中国科学院张清杰院士将出...
·先进光刻技术研讨会闪亮来...
·2024智能光子技术研讨会
·第九届中国(北京)军事智...
·BPC2024,聚首群英,邀请报...
·凌光红外诚邀您参加CSE化合...
  业界访谈
·两项激光相关的项目入选20...
·中国芯片教父张汝京:一个...
·两项激光相关的项目入选20...
·中国芯片教父张汝京:一个...
·锐科激光闫大鹏获“国家卓...
·锚定激光赛道!多地发布新...
·“2023中国光学十大进展”...
·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国...
·深度专访:半导体激光领军...
·激光器的阈值特性:不妨“...
·张梦:问渠那得清如许?为...
  业界访谈    
崔向群:一根筋,大视场光谱巡天望远镜光学专家!
作者:cmh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日期:2014-06-23    阅读次数:1484
副标题:

        据光明日报记者齐芳 报道,在欧洲南方天文台站稳脚跟的崔向群,听到了“中国要建自己的大视场光谱巡天望远镜”的呼唤,没有丝毫犹豫,回到了中科院南京天文仪器研制中心。     
        “说到LAMOST(郭守敬望远镜),应该采访王绶琯院士和苏定强院士,是他们前瞻性地提出开展大规模光谱巡天的科学思想,创新性地提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星仪式主动反射施密特望远镜光学系统"方案;还有我们团队的老中青科研人员,正是他们的坚持和努力,让LAMOST最终成功。”干练的短发、素净的脸庞、得体的套装,快人快语的讲话风格—6月11日,在京参加2014年两院院士大会的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崔向群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大概是我比较"一根筋",认准一条路就努力走下去,不太会想其他事情吧。”回顾学术之路,崔向群这样谈及自己成功的要诀。    
        和生于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的科学家的经历类似,崔向群下过乡,后被推荐上大学,又读了研究生,因为成绩优异被公派到国外留学。1993年,在欧洲南方天文台站稳脚跟的崔向群,听到了“中国要建自己的大视场光谱巡天望远镜”的呼唤,没有丝毫犹豫,回到了中科院南京天文仪器研制中心。那一年,她42岁。    
        “这是一个从未有人尝试过的思路,更何况我们的经费少、时间紧。”崔向群介绍,LAMOST当时是我国投入较多的大科学工程之一,但“这些钱在国外只够买光学望远镜需要的两块大镜子”,而且这样的工程在国外至少要十几年才能完成,“给我们的时间只有7年”。    
        在一片怀疑中,崔向群带着团队全身心投入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她说:“王绶琯先生曾说"斗智不斗财"。钱少,逼着我们想出了一种新型的主动光学方法。”2008年10月16日,LAMOST成功那一刻,崔向群向世界证明这种新型主动光学方法是可行的:薄变形镜面和拼接镜面相结合的主动光学方法,成功实现了六角形变形子镜和在一个光学系统中同时采用两块大口径的拼接镜面,使主动光学发展到新的水平。    
        这种新方法不仅使LAMOST这种非传统光学系统成功实现,也将我国望远镜研制水平推进到“世界最高水平的前沿”。主动光学发明人、欧洲南方天文台专家威尔森评价:“LAMOST的成功,不仅是中国科技界的胜利,也是整个国际天文界的胜利。”    
        美国著名天文光学专家艾登-梅内尔教授曾对崔向群说:“崔,也就是你敢承担这样的项目。有成就的人可能担心做不成功影响自己,不会接这个项目。”“成就也可能变成包袱。”崔向群忍不住笑了,“现在想想,我敢冒这个险,可能就是因为有点"一根筋"吧!”    
        2013年9月,LAMOST公布了第一批“巡天”获取的光谱数据—220万条光谱数和108万颗恒星光谱参数星表。经过两年初步观测,LAMOST对银河系恒星光谱的获取数超过了国际上的总和。LAMOST可获得最大的恒星光谱样本,使人们对银河系的了解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今年9月,我们将释放第二批光谱巡天数据!”崔向群说。

    
发表评论  
姓名: 匿名
主题:
请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注册新用户
  产经透视
 
·光鉴科技完成2亿元B轮融资,推进3D视觉技术多...
·2023年中国光纤激光器市场销量达135.9亿元
·Effect Photonics获得3800万美元D轮融资
·央视聚焦新质生产力在武汉:已形成光电子等3大...
 
  产业资讯
 
·锚定激光赛道!多地发布新一轮“追光”计划
·开启6G的未来:太赫兹通信的新突破
·德国团队开发出20kW激光晶体加工适应光学系统...
·深紫外全固态激光器(DUV-DPL)研制难度大 我...
 
   
  技术动态
 
·超构表面全息设计,重塑微纳光子学技术与应用...
·实现速率超过20 Mbps的高速量子通信
·捕捉最短瞬间,单个阿秒脉冲表征技术研究进展...
·他们在实验室“种”出世界最长石墨烯纳米带
 
  技术专题
 
·超紧凑片上偏振控制器
·超紧凑片上偏振控制器
·太赫兹传-控-感“多面手”:亚波长光纤集成器...
·清华大学陈一镭助理教授:提出格密码的量子算...
 
 
首页 激光与红外杂志 产业报道 光电技术 企业展台 产品展示 供求市场 展会专题 最新公告 关于我们
您是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激光与红外杂志 京ICP备05019986号 Copyright©2004 www.laser-infrare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 0.530s ( Load:0.028s Init:0.044s Exec:0.132s Template:0.326s ) | DB :12 queries 0 writes | UseMem:2,040 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