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 会员登陆
用户名
密 码
记注密码   忘记密码?
欢迎您访问激光与红外网! Welcome to LASER & INFRARED!
  明星企业
 
  支持单位
  展会专题
·中国科学院张清杰院士将出...
·2024智能光子技术研讨会
·先进光刻技术研讨会闪亮来...
·中国科学院张清杰院士将出...
·先进光刻技术研讨会闪亮来...
·2024智能光子技术研讨会
·第九届中国(北京)军事智...
·BPC2024,聚首群英,邀请报...
·凌光红外诚邀您参加CSE化合...
  业界访谈
·两项激光相关的项目入选20...
·中国芯片教父张汝京:一个...
·两项激光相关的项目入选20...
·中国芯片教父张汝京:一个...
·锐科激光闫大鹏获“国家卓...
·锚定激光赛道!多地发布新...
·“2023中国光学十大进展”...
·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国...
·深度专访:半导体激光领军...
·激光器的阈值特性:不妨“...
·张梦:问渠那得清如许?为...
  基础知识    
激光武器:未来战场的“无形杀手”
作者:cmh        来源:解放军报 
日期:2015-04-13    阅读次数:1089
副标题:

        浩渺的夜空,一道刺眼的光束掠过,大地如同白昼,一架架战机呼啸而过,空中战场随即进入白热化,疾驰的战斗机稍不留神被一道光束扫中,引发一连串爆炸。看完电影《星球大战》,观众不得不被导演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所折服。现如今,激光武器不仅仅是电影中的武器,它已悄然走进现实,不过与电影中场景不同,肉眼只能看到被打击后目标发生的损伤,却看不到激光武器所产生的激光束。  
        从钢铁侠无坚不摧的激光炮,到《变形金刚》主角手中令汽车人心惊胆战的激光枪,科幻影片中的场景几乎让每位少年都有手持激光武器拯救地球的幻想。自美军启动“星球大战计划”以来,激光武器便不再是一个梦。  
        早在1987年,苏联舰艇就使用激光武器攻击了在夏威夷北部太平洋上空执行任务的两架美国军用飞机,但并未对两架飞机造成破坏。随后,世界各国打造的激光武器频频现身。  
        2011年德国莱茵金属公司成功研发10千瓦级防空激光炮并成功击毁一架“提尔-1”型无人机;同年,以色列国防军在对加沙地带发动的军事打击行动中,使用先进的战术激光武器,致盲了哈马斯武装反坦克导弹的光电火控系统。  
        今年,洛马公司在进行的一次实地测试中,使用新型激光武器成功击毁1英里外一辆小卡车引擎。激光武器无需弹药补充、能以光速命中目标,并且射击性价比高,它将从根本上改变作战方式。  
        美国作为目前激光武器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是该领域当之无愧的“领头羊”。经过不断研发,美国激光武器得到了很大发展。2014年,美军研制并测试了名为“航空自适应光波束控制台”的激光系统。这是一种定向能量武器,炮塔上装备的控制装置和摄像头可确保激光锁定导弹,并凭借高能激光发射器打击指定目标。这款安装在360度旋转炮塔上的定向能武器,在其所形成的球形安全区域内可实现零死角攻击,让“暗箭”无处遁形。  
        光能看到不行,打不下来也是白费。精确打击是激光武器的拿手好戏,在雷达测定导弹的飞行方位、距离、高度、速度等数据后,经过电子计算机快速处理,便可迅速、准确地跟踪目标并实施攻击,即使敌方同时发射多枚导弹,激光武器可以在短时间内把所有进攻的导弹全部摧毁。另外,激光武器最大的优势就是速度快。目标一旦被激光武器锁定,几乎没有任何躲避的机会。因此,一旦激光武器得到广泛应用,则会极大地缩短战争进程。当战争进入“秒杀”时代,瞬间决定战争胜负将不再是危言耸听。  
        精度高、速度快、转换迅速、无后坐力,激光武器依靠其出色的性能和先天优势深受各国青睐。然而激光武器也不是“万金油”,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其作战效能将大打折扣,云雾和沙尘就可能是激光武器的制约因素。可以预见,激光武器将成为一种新的攻击手段,对未来战争格局和战术战法产生深远影响。 

    
发表评论  
姓名: 匿名
主题:
请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注册新用户
  产经透视
 
·光鉴科技完成2亿元B轮融资,推进3D视觉技术多...
·2023年中国光纤激光器市场销量达135.9亿元
·Effect Photonics获得3800万美元D轮融资
·央视聚焦新质生产力在武汉:已形成光电子等3大...
 
  产业资讯
 
·锚定激光赛道!多地发布新一轮“追光”计划
·开启6G的未来:太赫兹通信的新突破
·德国团队开发出20kW激光晶体加工适应光学系统...
·深紫外全固态激光器(DUV-DPL)研制难度大 我...
 
   
  技术动态
 
·超构表面全息设计,重塑微纳光子学技术与应用...
·实现速率超过20 Mbps的高速量子通信
·捕捉最短瞬间,单个阿秒脉冲表征技术研究进展...
·他们在实验室“种”出世界最长石墨烯纳米带
 
  技术专题
 
·超紧凑片上偏振控制器
·超紧凑片上偏振控制器
·太赫兹传-控-感“多面手”:亚波长光纤集成器...
·清华大学陈一镭助理教授:提出格密码的量子算...
 
 
首页 激光与红外杂志 产业报道 光电技术 企业展台 产品展示 供求市场 展会专题 最新公告 关于我们
您是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激光与红外杂志 京ICP备05019986号 Copyright©2004 www.laser-infrare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 0.482s ( Load:0.020s Init:0.031s Exec:0.127s Template:0.303s ) | DB :12 queries 0 writes | UseMem:2,038 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