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 会员登陆
用户名
密 码
记注密码   忘记密码?
欢迎您访问激光与红外网! Welcome to LASER & INFRARED!
  明星企业
 
  支持单位
  展会专题
·中国科学院张清杰院士将出...
·2024智能光子技术研讨会
·先进光刻技术研讨会闪亮来...
·中国科学院张清杰院士将出...
·先进光刻技术研讨会闪亮来...
·2024智能光子技术研讨会
·第九届中国(北京)军事智...
·BPC2024,聚首群英,邀请报...
·凌光红外诚邀您参加CSE化合...
  业界访谈
·两项激光相关的项目入选20...
·中国芯片教父张汝京:一个...
·两项激光相关的项目入选20...
·中国芯片教父张汝京:一个...
·锐科激光闫大鹏获“国家卓...
·锚定激光赛道!多地发布新...
·“2023中国光学十大进展”...
·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国...
·深度专访:半导体激光领军...
·激光器的阈值特性:不妨“...
·张梦:问渠那得清如许?为...
  技术动态    
中国高精度人造卫星激光测距仪在南半球成功安置运行
作者:        来源: 
日期:2007-03-28    阅读次数:2876
副标题:

近日,北京,中国国家天文台,中国与阿根廷合作的重大科研项目―高精度人造卫星激光测距仪(SLR)系统及2006年在阿根廷San Juan大学天文台的观测情况在这里通过了验收。

据该项目负责人韩延本说,20世纪80年代末期,当时的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国家天文台的前身)天体测量研究室,设想把我国的光电等高仪安装到阿根廷国立圣胡安大学天文台,开展南天星表和天文地球动力学的合作观测与研究。这主要是因为这个天文台地处南半球,可观测我国境内无法观测到的天区,而且那里气候干燥、大气透明度好,尤其是晴天日数多,年均达300天。天文观测就是希望晴天多,所以那里非常适合天文观测。我方在与阿方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对方对这样的合作也很有兴趣。

因为我国的光电等高仪在当时是很好的天体测量仪器,阿根廷圣胡安大学缺少经费和技术制造这样的仪器。经反复讨论,双方达成了开展合作的协议,并形成了双方共同出资、所获资料和成果共享的合作原则。具体说,就是我方提供仪器和技术,阿方建造观测室,并对我方赴阿科研人员发放工资。

这个国际合作得到了科技部国际合作司、中科院国际合作局及阿根廷国家科技部的共同支持。1990年底,仪器运到阿根廷安装调试,1991年初开始观测,观测精度和资料数量果然比在国内时好。合作获得了很好的成果,完成了4部南天星表,并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多篇研究论文。20世纪90年代后期,双方又开始讨论开展卫星测距

的合作观测与研究。这个计划得到中国科学院和中阿两国科技部的支持。

2000年底,国家天文台台长艾国祥院士和我应邀赴圣胡安大学访问,签订了中阿就SLR进行长期合作观测与研究的正式协议。我们研制的仪器在2003年底完成。由于阿根廷遭遇经济危机,阿方承建的观测室到2005年中期才基本完成。我们的SLiK在2005年9月运至阿根廷,我国测科院和我台的技术人员立即在阿根廷安装调试仪器,2006年2月底完成了仪器调试并开始观测,资料很快达到国际卫星激光测距组织和国际地球自转服务组织要求的规范,仪器获得了正式编号:7406。这是我国在国外运行的第一架中型天文仪器。

由于历史的原因,全球约50架SLR中,多数在北半球,南半球只有几架,也就是说SLR在地球上分布得很不均匀,这对许多研究工作是很不利的。国际卫星激光测距组织(ILRS)希望南半球能增加一些SLR。通过国际合作将我国制造的高精度SLR装到阿根廷,将有益于改善SLR南半球分布甚少的状况,使我国为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更多贡献,对我国在该领域科学研究的发展及天文仪器的研制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并扩大我国在国际科学界的显示度。特别是,这个SLR可在南半球和西半球观测我国今后发射的激光卫星,为卫星的精密定轨提供在我国本土无法观测的轨道弧段的数据,为我国的天文学、测地学等研究工作提供难得的宝贵资料。

目前,国家天文台正在考虑对这个SLR系统进行升级改造的问题,包括采用性能更好的新型激光器、对相应的硬件和软件进行更新、增加白天进行卫星测距的功能,这样将使我们得到精度更高、数量更丰富的资料。同时,国家天文台也在讨论开展中阿合作新项目的计划,新的设想包括在阿根廷安放米级光学望远镜开展太阳系动力学的合作观测与研究、安放太阳望远镜监测和研究太阳活动、安放射电望远镜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等。圣胡安大学还有一个海拔2500米的高山观测站,具有更好的天气条件,在那里放置天文仪器可获得更好的观测结果。

国家天文台SLR的成功运转并取得好成绩,更加密切了中阿合作关系,双方愿意遵循业已存在的互惠互利的成功合作模式,进一步扩展双边合作的内容和领域。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合作项目的逐步实施,为天文学和地球科学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据科学时报记者刘丹报道)

    
发表评论  
姓名: 匿名
主题:
请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注册新用户
  产经透视
 
·光鉴科技完成2亿元B轮融资,推进3D视觉技术多...
·2023年中国光纤激光器市场销量达135.9亿元
·Effect Photonics获得3800万美元D轮融资
·央视聚焦新质生产力在武汉:已形成光电子等3大...
 
  产业资讯
 
·锚定激光赛道!多地发布新一轮“追光”计划
·开启6G的未来:太赫兹通信的新突破
·德国团队开发出20kW激光晶体加工适应光学系统...
·深紫外全固态激光器(DUV-DPL)研制难度大 我...
 
   
  技术动态
 
·超构表面全息设计,重塑微纳光子学技术与应用...
·实现速率超过20 Mbps的高速量子通信
·捕捉最短瞬间,单个阿秒脉冲表征技术研究进展...
·他们在实验室“种”出世界最长石墨烯纳米带
 
  技术专题
 
·超紧凑片上偏振控制器
·超紧凑片上偏振控制器
·太赫兹传-控-感“多面手”:亚波长光纤集成器...
·清华大学陈一镭助理教授:提出格密码的量子算...
 
 
首页 激光与红外杂志 产业报道 光电技术 企业展台 产品展示 供求市场 展会专题 最新公告 关于我们
您是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激光与红外杂志 京ICP备05019986号 Copyright©2004 www.laser-infrare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 0.551s ( Load:0.022s Init:0.035s Exec:0.137s Template:0.356s ) | DB :12 queries 0 writes | UseMem:2,056 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