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 会员登陆
用户名
密 码
记注密码   忘记密码?
欢迎您访问激光与红外网! Welcome to LASER & INFRARED!
  明星企业
 
  支持单位
  展会专题
·High Power Laser Science...
·中国科学院张清杰院士将出...
·2024智能光子技术研讨会
·先进光刻技术研讨会闪亮来...
·中国科学院张清杰院士将出...
·先进光刻技术研讨会闪亮来...
·2024智能光子技术研讨会
·第九届中国(北京)军事智...
·BPC2024,聚首群英,邀请报...
  业界访谈
·“大气多参数探测光量子激...
·锐科激光牵头的2项国家重点...
·两项激光相关的项目入选20...
·中国芯片教父张汝京:一个...
·两项激光相关的项目入选20...
·中国芯片教父张汝京:一个...
·锐科激光闫大鹏获“国家卓...
·锚定激光赛道!多地发布新...
·“2023中国光学十大进展”...
·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国...
·深度专访:半导体激光领军...
  业界访谈    
四个飞控博士的探月梦
作者:欧阳开宇 姜宁 谢波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日期:2013-12-18    阅读次数:5436
副标题:


        最终,北京中心处理数据分析结果以精度最高、误差最小得到了专家的一致认可。
        “你们的测量精度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当欧空局的专家竖起大拇指的时候,北京航天飞控制中心韩松涛博士灿烂的笑容。结果是令人兴奋的,过程的艰辛却只有韩松涛知道。
        北京中心首次担负嫦娥三号任务深空干涉测量数据处理任务,是任务的深空干涉测量信号处理中心。接收处理38万公里之外传回的探测数据,对北京中心来说还是第一次,数据处理分析主岗的韩松涛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我的工作是整个飞控工作的最前端,每一个数据的处理都至关重要。”韩博士告诉记者。对数据处理分析而言,精度是核心,效率是关键,特别是对深空测控来说。对数据分析处理的实时性要求极高,一个细小的偏差都可能导致整个测控任务的失败。
        “从收到探测数据到拿出可以应用的科学数据,是一个非常复杂、艰苦的过程。”韩松涛深有感触地说。“相对于传统的测量处理技术,干涉测量技术的种类繁多,数据庞杂,成几何幂次增长,而我们要在10分钟以内完成海量数据的处理,还要保持极高的精度。”雷达专业毕业的韩松涛面对着几乎是零的空白,开始了全新的“创业”。他夜以继日地工作,晚上到深夜1点后才回家,早上不到7点又继续奋战。那时候根本睡不着,眼一闭,各种数据、方案一股脑儿涌上来。终于,研究出了高精度信号处理和大动态航天器自适应模型重构算法,开发出了北京中心干涉测量数据处理软件,极大地提高了深空数据处理效率和精度。
        海量的数据在他的手中神奇地被一一分解,为此,同事们给他取了个很时尚的别名——“深空测量魔术手”。
        王保丰:让月球车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视觉定位”被誉为月球车的“眼睛”,它直接决定着月面环境信息能否第一时间传到地面,为科研人员正确决策提供依据,地位之重要不言而喻。世界上只有美国、俄罗斯少数发达国家才具备这种技术,在我国则尚属空白。这块难啃的硬骨头落在了视觉导航研究学科带头人——王保丰的肩上。
        “眼睛是人类心灵的窗口,月球车的‘眼睛’是探索太空的基础”。他在工作笔记的扉页上写下了这段话。面对这一世界性的重大难题,受领任务那天起,王保丰倍感责任重大。前沿终究是前沿,硬骨头不好啃。没有基础,王保丰就从学习国外巡视勘察方面成功经验入手,资料看了厚厚一摞,笔记写了足足10万多字,他一次次撰写方案,又一次次推倒重来。这个项目的数据处理算法极其复杂,程序量大,数据处理中间结果多,稍有不甚就会前功尽气。他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以精益求精的心态对待每一个细节。没有时间,王保丰就把“家”搬来办公室,矿泉水、泡面就是夜宵,凳子一拼就是床,就这样一页一页地钻,一本一本地啃,终于找到一条符合我国月球车特点的技术攻关之路。
        《众人划桨开大船》是他会唱的少数歌曲中最爱的一首,因为他懂得这个道理。由7人组成的“视觉导航研究创新团队”,在王保丰的带领下,迎难而上,夜以继日刻苦攻关,捷报频传。先后突破了月球车相机的精确标定、视觉系统图像匹配等多个难关,为月球车设计了一双视角宽广、明亮的“眼睛”,确保月球车在月球上畅通无阻。

4/1首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最后一页
发表评论  
姓名: 匿名
主题:
请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注册新用户
  产经透视
 
·红外光学龙头光智科技2023年营收创新高,以产...
·这家企业为玻璃基板芯片制造商提供激光设备
·美国豪掷12亿美元,向以色列采购“铁束”激光...
·产业“先行”托起未来理想城
 
  产业资讯
 
·全球热成像市场分析报告:中国首次占据出货量...
·重磅!睿创微纳红外热成像 ASIC-ISP 芯片通过...
·长光卫星星间激光通信技术再升级:激光通信距...
·远距离语音探测:会用激光,你也能拥有“顺风...
 
   
  技术动态
 
·上海光机所在基于多模反谐振空芯光纤的纳秒脉...
·中国科大在高能光子探测领域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上海交通大学陈险峰、陈玉萍教授团队综述:薄...
·发展新质生产力,这束神奇的光不可或缺
 
  技术专题
 
·长焦镜头光学系统设计及无热化研究
·尹华磊:“破解”量子密码的奥秘
·革命性激光技术:在室温下使非磁性材料产生磁...
·人类能看到紫外线吗
 
 
首页 激光与红外杂志 产业报道 光电技术 企业展台 产品展示 供求市场 展会专题 最新公告 关于我们
您是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激光与红外杂志 京ICP备05019986号 Copyright©2004 www.laser-infrare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 0.724s ( Load:0.019s Init:0.031s Exec:0.136s Template:0.538s ) | DB :12 queries 0 writes | UseMem:2,051 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