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 会员登陆
用户名
密 码
记注密码   忘记密码?
欢迎您访问激光与红外网! Welcome to LASER & INFRARED!
  明星企业
 
  支持单位
  展会专题
·中国科学院张清杰院士将出...
·2024智能光子技术研讨会
·先进光刻技术研讨会闪亮来...
·中国科学院张清杰院士将出...
·先进光刻技术研讨会闪亮来...
·2024智能光子技术研讨会
·第九届中国(北京)军事智...
·BPC2024,聚首群英,邀请报...
·凌光红外诚邀您参加CSE化合...
  业界访谈
·两项激光相关的项目入选20...
·中国芯片教父张汝京:一个...
·两项激光相关的项目入选20...
·中国芯片教父张汝京:一个...
·锐科激光闫大鹏获“国家卓...
·锚定激光赛道!多地发布新...
·“2023中国光学十大进展”...
·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国...
·深度专访:半导体激光领军...
·激光器的阈值特性:不妨“...
·张梦:问渠那得清如许?为...
  业界访谈    
逐光人不老 访我国激光事业开拓者、院士王之江
作者:沈向阳        来源:常州日报 
日期:2014-06-25    阅读次数:5561
副标题:

        1960年,世界上出现了第一台激光器后不久,王之江就在《科学通讯》撰文,阐述激光问世的科学意义及其发展前景。这也是我国有关激光的第一篇论文。  
        紧接着,仅用10个月的时间,结构上更为创新的中国第一台激光器,就在王之江领导下诞生了。彼时年方而立的他,俨然成为中国激光事业的开拓者。  
        半个多世纪过去,84岁的王之江院士早已被公认为“中国激光之父”。上海,中山公园旁简陋的茶室一角,老人的“逐光往事”伴着茶香袅袅。  
        有幸成为王大珩的学生  
        “家住前北岸,每天都要穿过教堂和孔庙去上学。”少年郎,背着书包上学放学路上,和玩伴们嬉闹是一天最开心的事。读高中之前,王之江“并不是个用功的孩子”。  
        省常中的三年高中,“才略微咂出些念书的滋味。而老师也格外重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训练。”名校名师绝非浪得虚名,这三年,“金品老师的几何、冯毓厚老师的代数、张式之老师的化学……听他们的课,既得到逻辑的训练,更是艺术的享受。”而英文教材的大量使用,更让王之江终身受益。王之江提及的那几位老师,后来都相续调往省内几所高校成为知名教授。  
        名师出高徒。王之江所在的1948届省常中仅3个毕业班,后来竟出了4位院士——除了王之江,还有中国工程院院士、病毒基因学家侯云德,中国工程院院士、光学家薛鸣球,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经济学家周叔莲。  
        1948年高中毕业后,王之江考取了无锡江南大学,这是无锡富商荣德生创办的一所私立大学。“在那学了一年,发现自己对化学并没有多大兴趣。”翌年,王之江远赴东北,去大连大学应用物理系求学。那一年,他与我国近代光学工程的重要学术奠基人王大珩结缘,成为王大珩创办的大连大学应用物理系的第一批学生。这批学生,后来大都成为新中国第一批物理技术骨干。  
        在大连大学,王之江逐步确立了自己的治学立场。有一次,担任助教的何泽庆老师(钱三强夫人何泽慧的胞弟)在上辅导课时,给同学们发张白纸,让大家写出自己的读书、学习方法。何老师解释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是做学问成功的不二法门。”王之江深受启发,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特别强调“学、然后知不足”,不断改进、更新学习和工作方法。他至今仍为何老师后来跌宕的命运唏嘘不已:1957年,何老师在报章发表了《论思想僵化的形成》一文,“反对不按事物发展的本质去思考而是按固有的定式去思考”,从此一生就被这篇文章断送了。  
        王之江说:“最高明的老师就是让你学会方法。”他至今认为“何老师的独立思考态度影响我一生。”  
        领衔研制中国第一台激光器  
        作为王大珩的第一批“种子选手”,1952年就提前毕业的王之江随王大珩来到了长春,参与创办中科院仪器馆(“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所”前身)。长春光机所,后来被人戏称为“中国四大‘光机所’和‘光电所’的‘祖父’。”

3/1首页123下一页最后一页
发表评论  
姓名: 匿名
主题:
请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注册新用户
  产经透视
 
·光鉴科技完成2亿元B轮融资,推进3D视觉技术多...
·2023年中国光纤激光器市场销量达135.9亿元
·Effect Photonics获得3800万美元D轮融资
·央视聚焦新质生产力在武汉:已形成光电子等3大...
 
  产业资讯
 
·锚定激光赛道!多地发布新一轮“追光”计划
·开启6G的未来:太赫兹通信的新突破
·德国团队开发出20kW激光晶体加工适应光学系统...
·深紫外全固态激光器(DUV-DPL)研制难度大 我...
 
   
  技术动态
 
·超构表面全息设计,重塑微纳光子学技术与应用...
·实现速率超过20 Mbps的高速量子通信
·捕捉最短瞬间,单个阿秒脉冲表征技术研究进展...
·他们在实验室“种”出世界最长石墨烯纳米带
 
  技术专题
 
·超紧凑片上偏振控制器
·超紧凑片上偏振控制器
·太赫兹传-控-感“多面手”:亚波长光纤集成器...
·清华大学陈一镭助理教授:提出格密码的量子算...
 
 
首页 激光与红外杂志 产业报道 光电技术 企业展台 产品展示 供求市场 展会专题 最新公告 关于我们
您是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激光与红外杂志 京ICP备05019986号 Copyright©2004 www.laser-infrare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 0.516s ( Load:0.020s Init:0.031s Exec:0.127s Template:0.338s ) | DB :12 queries 0 writes | UseMem:2,048 kb